养成一个习惯很难,停止一个习惯却非常简单。

↑ 这就是我最近没写周记后的感受。1月那篇周记写完后我就进入了一个超级烂的项目,忙得焦头烂额,春节时还在加班,每天脑内最大的念头就是辞职。春节返工后项目也结束了,我闲了下来,构思了一个博客的新更新形式,却苦于技术力的不足,最终搁置了这个想法,之后的两个星期则一直在学git和html。

这期间要说的话也不是不能写周记,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很难再开始这个活动,这让我想到了我那些狂热地吃/做了很长时间,却突然在某一天感到索然无味的食物/事,比如火龙果与咸蛋黄饼干,比如玩ff14和es。

但目前对写周记还没有失去兴趣,更多的只是懒惰(

最近沉迷老头环,所以用社交媒体发过的东西糊弄一下周记的更新(x

一月

  1. 疾病与鞭笞主义

鞭笞主义是 14 世纪的运动,由天主教会的忏悔者组成。它最初是一次基督教朝圣,后来被天主教会谴责为异端。追随者因在他们的仪式中包括公开鞭打而闻名。这是黑死病或大瘟疫期间的常见做法。

1259 年,佩鲁贾首次有记录的大规模鞭打事件发生在佩鲁贾。佩鲁贾事件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但它是在流行病爆发之后发生的,编年史家报告了躁狂症是如何蔓延到几乎所有城市的人的。数以千计的市民聚集在大游行中,他们高唱着十字架和横幅,在整个城市鞭打自己。据报道,游行者伴随着令人惊讶的慈善和忏悔行为

这种做法在黑死病期间达到顶峰。1349 年,包括英格兰在内的北欧和中欧自发地出现了鞭笞者团体。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lagel

有些人认为瘟疫是上帝对有罪的人进行的惩罚。作为结果,用鞭子进行自我鞭挞的鞭挞者出现了。鞭挞者将自己打的皮破血流,祈祷上帝垂怜,召集听众们集体忏悔犯下的罪恶。在受到瘟疫重创的欧洲各地行走,许多鞭挞者转而实施盗窃和暴力活动,城市管理者和封建领主最终禁止鞭挞行为,甚至将鞭挞者打出去。此外,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爆发了,暴民们杀死了所有拒绝洗礼的犹太人。许多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 https://zh.wikibooks.org/wiki/%E6%AC%A

  1. LMM

LMM与三黑人.av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W41157Cb/

LMM真的挺可爱的hhh 不过他以前是怎么找到人和他一起拍这些神经病小短片的啊,人缘好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W411V7M2

  1. 今天试图拉朋友来长毛象玩,结果是又一次失败,因为对方根本不怎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而之前成功邀请的朋友,最后都会因为不习惯长毛象的模式而放弃使用它。 这么想的话,来长毛象的人一般都是有表达欲,而且对现在国内其他社交平台怀抱不满,没有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名利这种需求的的类型。

  2. 豆瓣人能不能不要偷拍了啊,每天都有偷拍话题被推送到我的主页。

  3. 又没忍住在亲友群里发表了沉重的负面情绪言论,不能又一次变成那种天天发表苦闷言论导致大家不想接触的人啊!之后这种话还是别说或者写在博客里好了……

  4. 和妈妈说最近工作的事,抱怨压力实在太大了,妈妈突然问我是不是又不舒服了,有的话一定要告诉她,对我说我才是最重要的。          ……一下子没忍住哭崩了,眼泪没办法停下来,妈妈永远是第一个注意到我的异常的人,从小时候开始就是这样,她总是比我先察觉到我的不对劲,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爱我的人,明明我不想要她担心了的,明明我想要她为我骄傲的。

  5. 啊,第一次真的从咖啡里喝到了商家描述的味道,奇妙的感受。

– 挥霍了起来,连续点了两顿很贵的咖啡和三明治。

– 最近迷上用明治牛奶做拿铁了,我不想养成这么奢侈的口味啊!

  1. 看mbtimeme就是一边看得很开心说这也太准了吧,一边和自己说这都是刻板印象,实际上个人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些都是巴纳姆效应(

  2. 居然,居然真的会有人看我的博客诶······ 还给我留了言,有种惶恐又开心的感觉,但想到自己写的奇怪心情文字被人看到就又很羞耻(。)

  3. 无语了,看个30s不到的女孩子趴在被炉上睡觉的小动画,都有人在第一秒用正红色打出弹幕“被炉最早是咱们西汉发明的!是西夏传入日本的!

  4. 刚刚随手以企业用户的身份注册了坚果云,看了下文件共享功能,结果坚果云就立刻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有试用的需求······

  5. 每年过年我都会沉迷一样零食无法自拔,会疯狂吃到腻,前年是咸蛋黄夹心饼干,去年是q蒂,感觉今年会是雪花酥。

  6. 不过还是不推荐有精神病史的人去玩《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里面有些令人不适的剧情可能会引发ptsd,这个游戏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养成游戏。

  7. 一边狠狠地揍泡狐龙,一边在心里想老婆真好看,最后把它打得破破烂烂还拍了一张照放到猎人笔记里欣赏它的战损状态。

  8. 最近没有任何创作能力,因为满脑子都是对工作和甲方的污言秽语。

ccvv到这里,我发现我真的是太能嘟了,节选后还有这么多话,所以我去打老头环了有缘再更新。

二月

  1. 鲨鲨会飞的证据。

  1. 幼儿园小表弟画了四幅画,每幅画的故事都是水里/天上/地上出现了怪兽,以不同方法把幼儿园老师杀死了,这样他就不用去幼儿园了 ………仿佛一些happy tree friends………

–虚假的儿童邪典: 画风幼稚,大人刻意写的故事,只是用血浆带来恐怖;

真正的儿童邪典: 儿童不经意画出的狂乱线条,只是使用了简单的几个词语就描述出了可怕的地狱绘卷,恐怖自灵魂深处而起。

死亡?

死亡就是:舌头被控制。

一个全新的意义和发声系列

终将涌现——直到我们见面并重新认识!

我们将见面吗,莱纳?我们的声音将见面,

在一片流动的新大海,一个我仍不知道的

新的世界,一个全然的我。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新年问候》

– 《三体》电视剧一直没消息也是因为第一部大量文革内容没办法过审吧。

  1. 我真的很喜欢一些傍晚起床,做点自己的事然后晚上出去觅食,清晨去睡觉的作息……

  2. 这么晚不睡在做什么: 给浏览器和vscode加了一堆插件,给电脑下载了一堆辅助软件,给收藏夹增加了一堆“日后再看”的学习视频和电子书。

  3. 精神状态平稳的时候真的好舒服好开心,感觉轻飘飘的,怎样才能永远维持住这一刻.

  4. 太像了笑死我了

《一位学生在10分钟内读完了31页线性代数,这是他大脑发生的变化》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3411E7P

  1. 晚上玩了下黑曜石,登录了onedrive在里面建了新库,又随手翻了下onedrive,看到里面还有我的一些onenote笔记存档,忽然意识到最近很少听到或看到有人用onenote了,大概是过气了吧(毕竟它到现在连md都不支持),当然这也可能是我有些身边即世界了。

  2. 看tl在说那本英国妇科医生的书,想到中文翻译把作者提到自己伴侣H时的“他”全改成了“她”,“男朋友”全改成了“女朋友”,与主角性向相关的中性词都改成了女性,比如“骗老太太的grandchild上床”翻成了“骗老太太的孙女上床” ,“partner” 翻成了“女朋友” …… 书还是很有意思的,有能力的还是去看英文原版吧。

  3. 地铁换乘站突然多了一副毛笔字写的站名挂画,很突兀,但就风格来说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如果这是路人自己偷偷挂的,但每个人又都觉得它存在这里也很合理,是不是就会变成一个默认公共设施。

  4. 微博@WowDaikon: 真是恨透了简中二手信息诈骗,一个不小心就着了道。最近本·卫肖有部新剧,叫《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是改编自英国作家Adam Kay 的自传。这书的中文译名非常傻逼,叫《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这种有大量医学术语的书,一般人绝对不会想到要直接看英文版吧?然后本·卫肖在里面演的是个gay,因此有人@ 原作者问,为什么要把电视剧版的男主设置成gay?作者转发说看来我要跟我老公聊聊了,我心想呵呵英国人真幽默。 然后我一搜,作者真是gay,而且早就结婚了。而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简中版翻译直接把 partner 翻成了“女朋友”。[微笑] 翻了翻英文版,很快就能发现作者其实从未明确指出 partner 的性别,也尽量避免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中文版完全可以做类似的模糊化处理,却非得翻成女朋友,满篇的“她”、“她”、“她”,想想就好气啊! https://m.weibo.cn/2182769570/4735725171377782 //@klydrhys_:非常讨厌这个书名,加个什么“绝对笑喷”,我觉得是对书想要揭露NHS系统下医生的困境的不尊重。看完剧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再怎么想抓人眼球麻烦写进通稿做广告牌别糟蹋内容本身好吗?//@–锈山–:绝对笑喷之弃gay变直日记//@有杯榛果拿铁 :特德·姜短篇集《呼吸》里的《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也是,不过不是主要人物。里面有对明星,我一读中文版就警铃大作,觉得是 gay couple,但翻译把其中一个译作「她」,还有「她丈夫」,我弄到英文版一看:“his husband”//@盗可不必:这种情况在性少数群体相关书籍和女权相关书籍之中特别普遍,简中翻译很多时候都是在瞎编//@在嗑:原作中文版编辑发的这段话也很离谱

–震惊·······昨天刚刚读完《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那两个人名字都好像男性我一开始还觉得有点怪············

–啊啊啊啊一想到我读过的书不知道有多少都被这样改了就好生气

–愤怒且过激地骂一些。

没必要为过度自我审查的译者辩护,毕竟这本书出版时间是19年,原著中可以中性处理的信息全被译者自作聪明地改成女性,不可不谓“周全”,只有全心全意地迎合审查才能做到这种地步吧。但又说了“大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社畜”“不这样做就没办法出版”,听起来很有道理,似乎是在谴责一些人不食五谷杂粮去空想,只是在想当然地辱骂,可一个人为了生存而工作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这份工作带来了恶果,并且做着这种事的人还认其为正确与合理。

审查员是社畜完成工作,翻译者是社畜完成工作,大家都是不得已情有苦衷,人们需要生存,但你也没办法否认这工作/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好,就是很恶劣,就是帮凶,出于恶的理由做出的行为为什么不能被讨厌?又或者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因为这个人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这样做而讨厌这种行为?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系统性的,但越看清楚一些事情我就越不想去原谅,我恨这套规则,我厌恶那些屈辱地匍匐于这制度下的人做出的行为,文字被暗中篡改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吗?你的记忆、你的认知都会因此改变,一件错误的事被你当成真理,即使这种审查删改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但如今它卷土重来,风头更盛,为什么我不能讨厌这种事?一旦开始讨厌就是大惊小怪了呢? 我讨厌它,它不合理,出版业因此变得扭曲,我再也无法安心地阅读书籍,原本最信任的东西变成了他人手中的刀刺向了我自己。

  1. 我小时候喜欢看父母的那种教你如何养孩子的书,还有那种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书,感觉那时候经常能看到trans青少年的案例,书中对待他们的态度也都是包容和理解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变成这样了。

  2. 第一次见到《人物》公众号官号下场怼人 。 https://mp.weixin.qq.com/s/EW1Xo2KOczx

  3. 虽然说春节有很多讨厌的事,但总体还是不讨厌春节的,至少春节里遇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比平时更和善一些。

  4. 笑死,看到有人觉得日本用杰哥梗是一种文化输出,这个梗明明就是日本那边最先开始火的啊,五年前国内小众圈子开始使用,近两年才变成大众梗,仿佛一些人觉得怎么国外《Never gonna give you up》最近也很火,明明这个梗国内火迟了国外十年((

  5. 之前在成都住的时候一开始还会每天自己做饭,后来觉得楼下的各类小饭店做得都比我的自炊好吃,种类繁多还便宜,为什么我还要自己做,于是就停止了做饭。          现在回到这边,外食也不见得多好吃便宜,和自己做没差,所以做饭的频率也高了起来。(成都好吃的侧面证明

  6. 每一个喜欢看别人屏幕的人(无论是惯犯还是自称每次都是不小心)我都会立刻对这个人好感为负,是朋友的话会想要立刻绝交。

  7. 黄德彪和维克玛。

  1. 朋友会直播陪伴学习,因为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看所以也习惯这样了,今天他同学摸到了他的直播间,一下子多了好几个人看,我就(。)感觉就像房间里突然多了好几个人变得很拥挤,在奇怪的地方社恐了起来,然后就逃了(。

  2. 我觉得我现在这么热衷存资料、写卡片笔记,和我小时候喜欢做剪报有关.

  3. 一些英国乐队的歌就是第一次听到时感觉很普通,好像你已经在别的地方听过这个旋律不知道多少次了,但之后再听时会越来越上瘾,开始每天单曲循环这首歌。

PS.说的是这首歌:

{% meting “18795455” “netease” “song” “lrctype:1” “preload:auto” %}

  1. 出勤 6/8 (2.18)

–事实证明先摸着石头过河搭了博客,对我这种实践型学习选手真的挺有用的,现在学一些东西都感觉能在过往的经历中找到例子。

– 老实说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但上班摸鱼看mdn web docs比写文章更舒适,被偷窥了也没什么人搞得懂你在做什么。

  1. 刚刚差点打翻咖啡,一下子就精神了,打翻咖啡能消除困乏是真的。

  2. ·················在地铁站帮了个说自己手机没电了的男的发短信,结果到家后接到了那个男的电话,第一句问我是不是地铁站上帮他的小女孩,第二句话问我是不是学生,第三句话说要明天开车请我出去看电影。挂了电话后还发了短信说我明天开宝马带你出去。 好可怕···················

–我今天本来还在想最近帮了挺多次路人的,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成为了立派的社会热心路人,然后开始思考如果在路上遇到女孩遇到危险我有没有勇气上前,顺便唾弃了一把地铁站要扫码的AED抢救仪,接着晚上就遇到这种事,只能说以后不帮没什么大事的可疑成年男性路人了··············

  1. 还蛮有趣的,看一些影评,大家会对很明显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做出了一些改变的影视剧非常包容,含糊地在评论里提到一两句然后给出宽容的分数。

  2. 卸载微博是我最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卸载了微博,我今天肯定会被乌克兰和丰县的事双重trigger,同温层就同温层吧至少舒心一些。

三月

  1. 每次吃草莓的体验其实并不算得上很好,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很酸,但又因为它们是“草莓”所以觉得还挺好吃的——之所以突然这么说是因为我又斥巨资买草莓了,希望它们好吃。

–好消息!是很好吃的草莓!

  1. 今晚来试试视频版费曼学习法。

–试了!还挺好玩的。

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