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总集篇所以其实就是嘟文和日记节选,超大杯!(但过期
比较前言不搭后语。
关注我的象友可以忽略这篇了。
🚮出差
001
这次出差住的酒店前台很像加尔特,长得很像,穿衣风格很像,脾气也一样不好(头一次见到脾气写在脸上的前台)。
002
在喉咙间都是霉味,捏了一天湿哒哒的纸后,我把入睡的白噪音从雨声换成了夏日虫鸣。
出完差到附近的徽州小城玩,城里建筑物白墙黑瓦,新抹的白腻子与斑驳的马头墙隔着青瓦小巷相对,刻意地或自然地保持着人们对徽州的那些印象。江边高处开了小道,顺着往下走,常能见到水位尺柱立在一旁,路边一座水文站墙上也刻着水位尺,远高于我身高的一个位置刻着“1991.7.7”,突然间我意识到那个是九十年代的大洪水的时间,我下意识地回头往栏杆下望去,江面离这里还有几米,平静的江水悠悠流着,只有客船还在破开水面的平静。
这场灾难在这里没有纪念馆,但刻在此处的几个数字承载了一切,道尽了一切,那刻我想到的是林璎的越战纪念石碑,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生命的沉重不言而喻。
还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文人传说景点,觉得很科幻,几百年前某人在这里做了一件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几百年后这里却变成了景点,政府笃定地告诉所有人这个点就是那件事发生的地方,但砖瓦和泥土早已不是几百年前的那些,地方不一定是此处,甚至事情也不见得真,游客们又在看些什么,纪念些什么呢?历史的一瞬好像就这样通过游客们的行为被摁下了图钉,钉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将那些文人从几百年前挪动到了现代,他们同时活在过去与现在,这一瞬是虚假的又是真的,时间的相对论。
003
昨晚和网友聊天到两点多,早上自然起晚了,醒来时外面还在下雨,昨晚睡前摘下耳机,久违地感受到了雨珠砸在屋顶砖瓦上的感觉,真的是再惬意不过了。
吃饭还是在原处,用餐区两边都是透明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细细密密的雨丝打在青瓦上,因为我起晚了所以正好错过了其他领导吃饭,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不过要说的话其实我不是很在意和领导吃饭时我表现如何,我会该吃就吃,但其他同事似乎很看重这些,我也只能顺着她们表现了。
早餐继续吃了小馄饨和米糕,这里的米糕弹弹的很好吃,不像别的地方的米糕一嚼就散。服务员盛情推荐的饼我拿到后才知道是韭菜馅,所以之前热荐时为什么只说了里面是粉丝啊!
吃过饭就是去昨晚商讨很久才定下来的目的地的屯溪老街,火车10分钟就能从歙县北站到黄山北站,可以说是最短的火车体验。去到时是10点左右,没什么人,店铺冷冷清清,我们三个人在空无一人的商业街上非常尴尬。
商业街店铺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特产(茶叶,菊花茶),特色食品(黄山烧饼),笔墨纸砚(歙砚),义乌小商品和看起来是特产食品其实是全国都有的食品占比非常大,但考虑到歙县砚台还是有些名气的,再差也还是会沾了点歙砚边,就去买了块砚台送给姥爷。
顺着路往下走,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石雕,不知道是什么神兽,也不知道是当地风俗还是为了建设风格所以特意放的。逛的时候看到一家不太一样的店,不那么整洁亮堂,但内容很丰富,同事要走的时候我借口给妈妈买东西返回去了那边,和我预料中的一样,这家店比起其他店有意思了一些,乱糟糟而且品类繁多的商品摆放很有味道。也和老板稍微聊了一下,他和我介绍了他的一些石头,虽不清楚老板口中关于商品话的真假,但和他聊天时我才意识到黄山其实也是一处重要的地质点,而此处以前是一片海洋,被板块运动挤出来了这片山,理论上来说可以找到化石,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发现新的了。在此处买了一个古朴可爱的小兔子送给了妹妹。
004
随手翻病历就看到了一个很恐怖的,患者2010到2021年期间生了5个女孩,流产了1个,患者结婚时23。
005
最近出差都是和女性领导们一起出差,很奇妙,就是,非常丝滑,你不会意识到她们是女性只会意识到她们是领导,但是又不会像男性那样让你心里一直咯噔提防。领导们性格很不一样,有说话特别直接雷厉风行的,有温和委婉一些的,有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有爽快喜欢看美女的(?),她们都工作认真业务熟练,都有一两个孩子也经常聊女性话题,但就是非常自然而然,希望以后出差都能是和女性领导一起········
🚮女性主义
001
感觉《看不见的女性》一直在论证的是这个世界是男权社会,所有被视之为普遍人类的问题都可以去质疑一下,因为普遍人类问题一般都是指的男性问题,只有男人才被看作是“普通人”
最近走在大街上总是在想“看不见的女性”,坐地铁时也总在想这些东西的设计,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以前看一些东西的设计故事,里面写的“考虑到女性的力量和身高······”是多么来之不易的事情。
002 卿卿日常
晚上听了展开讲讲卿卿日常那期,还是感觉很可惜,如果把原著展现出的那种平静里的可怕加深表现出来就好了,做成 breaking bad,或者白莲花里女记者那种一步步沦陷,最后放弃抵抗,陷于不知真假的甜蜜结局的剧情该会多棒,好可惜。原著我觉得它在商业性和立意上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深刻立意可能是因为文笔和作者自己的观点,但表现出来的甜蜜和商业性才是作者想要写的,所以读者评价也很两极分化,因为它商业性还是盖过了立意。皇后这个角色的设置可能就是这个作品拧巴的地方,她看起来是最大的反派,但其实她是整部唯一一个一直在反抗的人。
003 赛格里纪事
想想昨天看的《赛格里纪事》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女尊设定,赛格里男女比例1:16,男性十岁就要去城堡里,在里面学习舞蹈和运动比赛技巧,长大了就去参加比赛表演给女人看,他们不被允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种“女人的东西”,到了年龄他们就可以去性屋为女性提供性服务,如果在比赛中表现不好的人就没资格去性屋,他们被像宠物一样养在城堡里。女人们认为男人只懂性不懂爱,只有女人之间才存在爱这样的感情,她们互相结为伴侣,且并不是一对一,可以多人结为伴侣,而对男人,她们或许怜爱或许喜爱,但总归是提供怀孕的种子和性的愉悦的工具,以及可以提供表演来观赏的宠物。
要说的话我感觉这篇并不是以当前男权社会的反面,他们如何对女人在女尊社会里女人就如何对男人的方式去构思世界的,厄休拉是以母系社会发展到女尊会怎样这种方式去构建,但对性别的压迫描述方式毫无疑问是如今男性对其他性别压迫的那种方式,也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那种方式,其中一篇我觉得很有趣,很像18.19世纪的妓女故事,有种《茶花女(已黑化)》的感觉。
(剧透)
一位性屋里的男人爱上了女客人,这让他没办法接待其他人,价值大大下跌,他祈求女客人带他走,让他成为她一人的种仆,这让女客人开心又尴尬无措,她认为这愚蠢,但也觉得这份爱让他们之间的性更有乐趣,“毕竟他是个男人,尽管嘴上说着浪漫的爱,但做爱才是男人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像女人那样,仅仅把性交当作爱和生活的一部分。”之后女客人与其他女性结了婚,给男人寄了信表示不再往来,男人给她寄了多封信祈求,但她从没有回应,中间男人甚至乔装成女人来找她,男人离开性屋和城堡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所以女人的妻子报了警,把他抓走了。之后她听说男人成了性屋里非常受欢迎的种雄,他总是能让人受孕,且怀的是男孩,女人也觉得是时候拥有一个孩子了,于是她想起了男人,准备找他让她受孕,她自信满满,认为他们之间的爱依旧如前,但结果是男人在与女人性交时刺伤了女人,男人被抓去城堡阉割了,女人震惊又困惑,“她想:‘我的人生错了。’但她不知道要怎么修正它。”
004 女性写作
先免责声明我不是学文学的以下只是我胡乱思考的(
今天听《普通读者》三八妇女节那期,她们说很多女作家写的书都是关于“情情爱爱”,然后就被男的批小格局,但爱情在西方文学里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主题,如果有男作家写爱情并不会被叫“小格局”,大多数爱情故事都是写的男人的故事。
其实想到以前看《阴翳礼赞》(我居然能想起来名字)里面有篇说中西方爱情主题的差异(,说道: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济世经国”是文章的根本。所以,占据中国文学宝座的那些主流文学,总体来说不是经书就是史书,再不然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目的著述为主。“ “如果按我们的传统观念去看西方文学,或许培根、麦考莱、吉朋、卡莱尔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作品才算正统,那么莎士比亚的作品应该不动声色地藏起来才对。” “那种’恋爱也能成为高级的文学’的观点,是他们西方人传授给我们的。”
这点我以前从未想过,而且仔细一回想我小时候读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里就从来没有爱情主题的书籍,谷崎润一郎在这篇也浅浅讲到女人地位和爱情主题在文学史中地位的相关性(不过后面又拐弯到品鉴女性美色上了),不过更有趣的是,我最近读的厄休拉的《赛格里纪事》中也写到了文学体裁的偏见,保守的赛格里女人拒绝个人创作的短篇叙事散文,她们的文化是集体性,作品是由多人写作不断完善而来的,多是叙事诗和戏剧,这种注重个人情感的作品被认为和社会结构相悖,“学院里的文学系课程也没有收录小说,甚至常常轻蔑地将其拒之门外——’小说是给男人看的玩意儿。‘”
赛格里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性别翻转过来看,谷崎润一郎说的是文学主题,厄休拉说的是文学形式,这其中都包含着偏见,不是大的、普世集体的、恢弘、顺从主流的文学,它们便会被认为是不值一提的、小格局的,而在男权社会中男人的东西才是主流,所以也就顺其自然地将其认为是“女人看的东西”,女性在主流环境的压迫下进行个人情感的创作会被批评“小家子气”,这种批评也正是建立在男性的文学传统上的,即使进行“大”的文学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被百般挑剔,即使得到称赞,称赞也都会是“不像女人写出来的”。
之前和朋友聊到写作,我们都觉得当女性去创作,她们创作的所有作品都包含着女性一身份对世界的理解,这本身就是对男性文学传统男本位的反抗,保守也好激进也好,这都是这个世界折射出的女性故事。
005
我总在想我们现在了解的主流古代中国女性,其实也是很片面的吧,首先是史料的缺失,再者记录者通常为会读写的士大夫贵族阶层男性,她们接触到的女性也局限于某个范围内,离经叛道者每个时代肯定都会有不少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很喜欢这种在压抑环境下以自得来对抗的女性相关叙事,还有这种重新被发现的女性故事。
想到之前朋友和我说的《女人,四十》,女主最后回归原野,以自身去对抗现代性和父权。那时候我就在和朋友讨论,这到底是自身的无奈妥协,还是一种无言的反抗,讨论时我想到以前看过的关于月经的一篇文章,现代性的代表工厂里,女工在田野工作时从未出现的痛经,在工厂进行科学且精心制度型的劳作后却出现了,作者认为这是女性身体对充满异化的劳动的根源性反抗,或许如今的环境里我们理解和认可的一切都是现代性的一环,而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正确,女性月经代表的自然的,周期性的,感性的女性气质或许才是对抗现在这样一个父权发展到极致的现代社会的答案。
006 月经羞耻
我发现我现在已经可以很自然地在他人面前说出“月经”了,昨晚和一些亲戚吃饭,女性长辈在聊不吃碳水减肥,我说女性不能这样做,长久不吃碳水会不来月经,我妈接着应和我,又压低声音重复了我的话,使用“那个”代替了“月经”,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月经羞耻这个概念在我这里已经快消失了·······
007 语文书的性别
今天翻初一表弟的语文书,翻着翻着感觉含男量过高,于是回目录数了下,发现全本27篇文章中只有2篇是女性作者写的——萧红和杨绛,但写的是鲁迅和老王两位男性,整本书文内以女性为中心写的只有《木兰辞》和《阿长与〈山海经〉》,其他文章中基本没有女性的存在,但经常使用“她”来代指故乡和祖国。
我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问题呢……
008 内衣
感觉大胸显小内衣的真相是用一块布把你的胸部包起来,假装承托起来,大部分女人的胸部在不穿胸罩自然下垂的情况下都不会显得很大,“显得大”是因为平时的钢圈式内衣都会把胸部聚拢起来。
我的“大胸显小”内衣就是这样的,只有下围一圈钢圈,承托胸部的只是布料和系带,而我感觉我不穿内衣,只穿吊带时胸部也不会格外突兀,我不会感受到我穿钢圈内衣时胸部的那种额外的存在感,没有内衣时它们就只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就是很自然地存在在那里。
反过来说,其实我并不知道中国女性胸部的平均数值,我的胸部大小是70C,这是大吗?还是普通?社交媒体上我喜欢的穿衣风格都需要没有胸部,过于强调女性性征的胸部会为那些风格带来性别感,失去原来的惬意,多出一份不安;同样是一件吊带,只有胸小的人穿起来人们才觉得那只是一件“衣服”,如果你胸部明显一些,男性的视线便会第一时间停留在上面,你也会多出一些额外的闲言碎语,于是我也开始觉得我的胸部“过于大”起来,青春期发育时男性对我身材开的那些玩笑,也让我早早地就对我的胸部大小在意起来,并且始终认为我不该展现我胸部的曲线,不应该让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大一谈恋爱时我去购置约会的衣服,导购员问我对试的这条裙子有什么不满意,我闪烁其词,说可能有些太显胸部了—那只是一条普通的系带裙—导购员用一种奇怪的语气回了我,她可能是觉得好笑,也可能是觉得奇怪,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不好?显出身材不是很好吗?”
当时她可能也是觉得我要去约会,这样的一条裙子很好,可以吸引男性,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原来露出身材也是很好的这样的话,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高中时你不被允许表露出来的女性气质已经被解开了封印,你可以去展示这些气质,这是一种崭新的自由。但如今我意识到,在今后的人生里我最被鼓励表露的可能就是这种女性气质,这是被社会赞赏的,很明显,我在这样的思想里斗争着,我的身体是自由的,我可以是极度女性化的也可以极度男性化的,我也不在意要不要表露曲线,我只是想把我的身体只当成身体,但无论怎样我都会被凝视着,当我穿吊带时与我说话的男性们会把视线落在我的胸部上,我会在内心嘲笑他们,此刻的我是不害怕被凝视的,但当我处在一个更保守的环境时我就失去了穿吊带的勇气。
我想我讨厌的始终是这种被压迫,所有人都有一种默认的规则的感觉,来自男性主体的性幻想我知道可以有多恶心,我可以去鄙视,可以去嘲弄,只要不侵犯到我的面前我都可以不在意,但当一个规则默默地说你是不能这样时,我没办法做到去反抗,我对吊带的看法可能就是我对女性主义的看法,我穿吊带,我不在意男人怎样想,但我也知道这是一个男权社会,他们有口舌,有官僚,有军队,有世界,我活在这些东西里面。
009
网络各类顺直男笑话模板真的是简中网络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让嘲笑父权的成本降为0,每个有生活体验的人都能迅速get到其中意思,从中获得快乐(当然除了感觉自己被嘲的人),并且通过讲述笑话迅速地完成一次对父权的比中指,一次笑话就是一次对父权的解构,一次解构就是一次反抗,将他们虚伪的面具扯下,破除他们被构建起来的幻像,禁忌原来还可以被嘲笑。
🚮闲敲棋子
001 位梦华
前两天的小知识,想到以前看位梦华写的两极故事(具体记不太清了),说他在北极和爱斯基摩人吃海豹油的经历,那时候就单纯靠脂肪来获得热量,感觉胖子冬天不容易冷这种说法可能是说有额外的脂肪可以燃烧来抵抗因寒冷流失的热量,如果想要自己身体能热起来就需要增加肌肉量了。
因为想到位梦华就去搜了下他,才知道他是40年的人,两极探险和科考全是他在九十年代做的,现在想想他真的很厉害……
可以说这系列书对小学的我起到了一些性启蒙的作用,至今还记得科考站性压抑,裸体沙滩,男人在北极晚上出去上厕所被冻掉生殖器官,以及给动物人工授精(有些地方真的很有意思,比如去南北极前一定要做全套牙齿清洁,这样如果坐飞机出事了可以通过牙齿辨认(不知道现在科技有没有进步);在南北极出生的孩子到底该算哪国人,有人觉得这个孩子属于极地;冰层深渊,危险的白化天;当然还有神秘故事,离奇消失的科考队,与鲸纠缠着的爱斯基摩人。我感觉我现在这么喜欢看纪实类书也有位梦华这套书的原因。
002 日料店
最近听田螺姑娘采访甜品店老板和日料店老板的两期播客,感觉这种特定品类的外食消费就和看类型电影一样看爱情片肯定是想看主角间的拉拉扯扯,看喜剧片肯定是想乐一乐,如果不能达到观众的这种心理预期很多人就会觉得这电影不好,就像吃甜品很多人就想吃奶味浓厚和新鲜水果,高端日料也想吃正宗的进口品种鱼,看重异国独特的烹饪手法,这其中或多或少的刻板印象就带来了信息差。
有商家利用这种信息差隐瞒部分真相赚钱,比如选取成本更低且更新鲜的本地鱼来代替进口鱼,但告诉消费者这就是进口鱼,比如甜品的隐形成本很难被看见,消费者认可“大蛋糕很贵”却无法认可“小法甜很贵”。
这些信息差是对此类食物的鉴赏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够带来的,商家会有意地加深这种刻板印象,放弃科普,刻意强调某种食物就该是何种味道,养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愿意告诉消费者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消费者会有希望用较低的价格获得超出价格价值的商品的占便宜心理,有时候也很喜欢食物价格代表的“格调”,更价廉物美的选择会被他们质疑,也因此消费者和商家形成了双向的选择,商家继续欺瞒,消费者继续为溢价买单。
003 原子之心和极乐迪斯科
今天总在想昨天和朋友的聊天,我们聊到原子之心和极乐迪斯科,聊到面对苏联过往的辉煌,俄罗斯和其他小国对其的态度会很不同,俄罗斯面对苏联就像中国人回想唐朝,他们喜欢将自己置身于这种辉煌中并对其深信不疑,原子之心剧情里危机并不是大厦将倾,而是我们中出现了一个叛徒,而这种危机也很快被解决,但极乐迪中辉煌已是过去,对这种辉煌他们情感复杂,有眷恋也有痛恨。
后来也聊到女性形象,一个民族的伤痛和失去经常会由一个被掳走的女性形象为代表,女性身份常常会给人一种面对强权时无辜和无法抵抗的印象,而孩童无法成为这种代表是因为孩童会成长。极乐迪最好的地方在于其模糊性,哈里杜博阿真名是否是这个其实也并没有言明,而这种模糊性也体现在前妻-德洛丽丝身上,前妻唯一明确出现的地方是在电话里,而电话里的声音是否为真其实也无法确定,你早已失忆而电话接入的天线常常也会出现错乱,德洛丽丝出现在教堂的故事里,同时她的经典形象最后也以前妻的身份出现在你的梦里,二者在此处合为一体,她始终代表着一种美好的过去,代表着你过往肆意的黄金岁月,也代表着瑞瓦肖在德洛丽丝时代的昂扬,这两种情感模糊地混合在一起,而你的失忆在此时是否也代表了一种新生和不愿回头,但同时你又在不由自主地体会到那种创伤留下的隐痛和各类情绪。
有意思的一点是原子之心中主角也是失忆和妻子失踪的,前苏联国家游戏制作组的游戏男主绝大多数不是离婚老婆失踪就是老婆去世,苏联或许是苏联解体后解体国家共同的前妻(笑
004 过剩的需求
最近看的人体交易相关书,想到的:
今天开始看《永生的海拉》,正好和我上本看的联系在了一起,序言部分这本书写道“在实验室里,生理主义(科学主义的一种形式)与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一种形式)交织,形成一种惯性,既驱动着科学研究的车轮滚滚向前,也驱动着人性朝着冷漠、冷酷的深渊迈进。”
消费主义这个词点醒了我,我想到上周末,那时家里人感叹多亏了洗衣机和空调的发明,不然现在人们该如何生活,我笑着反驳说因为有了洗衣机,所以你才会买更多衣服,需要洗这么多衣服;因为有了空调,你才更不能承受炎热。这也是《人体交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更换肾脏后人最多只能活十年,但肾脏市场却带走了更多人的性命;血液农场将人当牲畜一样饲养(如果你看过<七宗罪>,那你应该就可以根据被吊着命的那个人形象想象出农场里这些人是何种生活状况),但因宗教团体科学家对输血行为的反对,这些人对无血手术私人投资的增加,使多种可全面减少手术中的失血量的技术更加繁荣。
作者在这本书的末尾处写道“如果在亚洲地区可任意取得人骨,那么一定会有人找到利用这些人骨的方法。如果有更多的肾脏进入市场,那么医生就会认为有更多患者符合肾脏移植的资格。领养机构越是宣传孤儿院人满为患,那么就会有越多的人去领养儿童。自由市场上的卵子愈多,那么就会有越多的人飞往他国植入卵子”——如此一来,宣传这种行为真的是正确的吗?人对人体的需求真的是必须的吗?我觉得人体交易并不是一个市不市场化,透不透明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对人性的拷问,只要压迫和阶级存在一天,这些东西带来的赤贫就会持续带来人体的交易,毕竟总有人愿意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自己的身体部位。
005 怀孕的反应
感觉很多电影电视剧很假的一点就是女人说自己怀孕了,男人立刻接上“真的吗太好了”或其他的话,反应都非常迅速,很傻(最近看的《罗马》和《冬天的故事》就挺好,一个是对怀孕不高兴一个是对怀孕开心,两边男人反应都很细致),我认为男人听到与自己有性关系的女人怀孕第一反应都会是震惊,之后才是理性和感性拉扯后给出的反应,不过这种情感反应应该是剧本写作基本功吧,没写出来的我感觉作者很缺乏生活经验,或者也是把这种“立刻表示对怀孕高兴”当成了一种人设的塑造。
006 PM5游泳设计思路思考
我一直觉得美少女梦工厂5里游泳这个技能的设置很奇怪,它只能通过休息日外出去游泳馆练习来提升,需要占用完整一格时间去练习,但这个活动只能加游泳技能和体力数值,体力数值收益不如其他的运动,且游泳技能也只关联一个成为游泳运动员比赛拿奖(金银铜)的结局,这个结局达成条件除了对运动能力的要求外,还需要游泳lv10,练习游泳次数≥400,游戏时间一共8年,384周,也就是说你需要从刚开始游戏的时候就确立这个目标,每周都得去运动,或者是占用休息日所有时间去狂刷游泳课。
以前我感觉这技能和关联的结局就是纯纯凑数的,但现在想想这个技能关联的游戏逻辑其实很PM5,PM5最让人迷恋也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它的琐碎和流程过长,8年的游戏时间被切割成每天都得手动安排行程,每周末都有12小时手动去安排外出活动,喜欢的人觉得这部分是养成的核心体验,不喜欢的人觉得它太过无聊和刷。
所以游泳就是在完成一种生活感和真实细节的塑造。游戏里每年夏季学校的体育课都会从跑步动画转成游泳动画,玩家也会收到相应的提示和CG,这对日本人来说很符合现实生活情况,相对应的,市民体育馆除了常规运动项目外还会有游泳池,这点也在地图上也需要体现,而为了让这条生活逻辑不是一片空白没头没尾,就将其串联了起来,为游泳这一收益不高的活动匹配了结局,设置了游泳这一完整的发展路线,虽然游戏性不高但感觉上还是对了。
007 失败的与成功的浙江老板
以前看何伟的《寻路中国》,里面说到了一些浙江商人的故事,一个老师傅说他们做事没有计划,不如广东人有逻辑性,广东是先修路再建厂,浙江是先建厂再修路,那时候我就觉得他们是一群非常经验主义的人,成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很靠运气。但因为故事多说的是一些比较成功的商人,所以当时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直到前两天看王兵的一个采访,说《苦钱》,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城市的两万多名店主中,每年约有400名负债累累的老板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他们的工厂:他们带着钱消失在空气中。由于他们每6个月左右才发一次工资,其中一些工人突然被剥夺了几个月的工资,被迫离开。在这里,我拍摄了其中一个老板,他带着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没有法律追究因为没人起诉他们。另一个老板,在这里(王兵翻阅着时间线,找到了另一个片段),也是负债累累,但他留在了城里,开始为别人工作。”
看起来这就是那些“运气差”的失败者的结局,而这才是大多数人。
008 迪士尼
听反派几年前做的一期说银护导演因多年前发表的恋童癖言论被迪士尼辞退的节目,他们觉得导演过两年还会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迪士尼辞退他也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即使在对恋童癖问题如此敏感的美国),群众现在的反应也只是时代目前发展如此,也提到好莱坞的女性运动,他们也更多地认为男权社会不可能会被撼动。
听着听着感觉他们口中的“迪士尼”面目模糊了起来,完全是赛博朋克世界里的“大公司”,和一个权力机器也没什么差别了,钱和权导向的社会总是会消解掉所有真切的情感。又想到德普最近还在拍电影,艾梅再无消息,女性总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让这片大海涌起波浪,这些人却总觉得女性污染了海洋……但行动和讨论总是没错的,这期节目里某位男嘉宾在最近事件中也发表了比节目中观点更进一步的支持言论,那些勇于站出来的女性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震荡,这些事情不再是海面下的暗流涌动,所有波动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海啸,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也许海啸过后海面会再次平静,但这片海洋也始终有部分被永久改变了。
009
感觉有些东西并不是“有害”的原因是,人们总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比如现今人们批判短视频和碎片化信息带来的注意力不集中,伴随着这些东西成长的下一代创造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适合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的,社会也就被改造成新的模样,ai创作当今的人觉得生硬和令人厌恶,但如果ai技术发展得足够强大,观看ai创作的人越来越多,认可ai愿意为它创造环境的人越来越多,那日后ai创作也会变成一个新的审美。
010 留守儿童
我的妈妈在县里教初中,学校有那种公认的“差”班,学生荒废学业,懒散度日,每次听妈妈说这些孩子做出的一些恶劣事迹或遭遇的坏事时我都会多问一句家庭情况,每次都是父亲母亲在外打工或者父母离异完全不管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家里老人带孩子,老人对他们基本就是完全放生和刻薄两种极端,他们的故事里也经常伴随着家庭暴力,压垮了整个家庭的意外事故,经常发生的事件是父母一年回来一次,和孩子爆发矛盾争吵打架,而妈妈以前在小学教书时,班里的孩子会在父母离开的那几天格外依赖关照他们的老师,可以说班里每个“差生”的故事单独拎出来都是一场时代的家庭悲剧,老师们基本也做不了什么,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吗?但他们最缺的并不是这个,老师也没办法全方位持续地关照每个孩子,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做不到,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基本也都已经注定,如果家里愿意帮助他们一些,他们会在初中毕业后随便上个技校(并不是那种很专业很好的)然后出来工作,但大多数人初中毕业就会去全国各地打工了。
所以我很喜欢《雄狮少年》,说真的因为妈妈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初高中时就一直真切感受到,也能体会到的悲剧,他们在关键的成长年纪没有办法得到帮助,家长不懂,老师没办法,社会不支持,世界对他们关闭了太多窗了,而我也只能沉默地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也一直在疑惑,这么多的孩子,时间这么久的问题,为什么就一直没什么人去讲他们,去看到他们呢?最近也很少有人正儿八经地去谈“留守儿童”了,好像当他们普遍到成为一种持久的现象后就是不是问题了,就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土地上的一件正常的事,不值得放在第一位去解决。《雄狮少年》里的故事就很好,就是这样的故事,并不是背景板的留守儿童故事,一群无人看管的孩子,无拘无束让人头大,但他们也那么真切地思念在外的父母,同样,当事故发生后他们的童年就迅速结束了,为家里赚钱并不是选择,而是唯一的那条路,在这条路上还能坚持着一些东西真的非常非常了不起。
011
男性群友和我说最近上古卷轴的一个同人瓜,社区里有人做了个女性魅魔随从mod,对主角说情话,因为文本很多制作精良所以颇受宅男欢迎,结果mod在更新后又多出来个男魅魔,之前那个女魅魔说的情话就变成全对男魅魔说的了,两个人在一旁卿卿我我,粉丝震怒,开始在评论区狂喷这个mod。
因为过于反常所以我听着就感觉不太对,问群友女魅魔是不是作者自设什么的,群友一问三不知,最后发了mod截图,我一看warning,上面说此mod含大量玛丽苏,梦女向,扭曲的三角恋等内容,虽然不清楚这个warning是什么时候加上的,但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很有可能是直男路人不小心误入了梦女/oc人的世界……
012 笔记
啊之前看到有人说衣服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去买,买到的才是最适合能在衣柜里呆最久的,感觉笔记软件也是这样,没必要为了追求自己都想不明白的效率去换新的(当然兴趣爱好另说),有使用场景和想写的内容后再去找软件/把软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样子才是最好的,可能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商家的“没有需求创造需求”。
and感觉笔记软件最重要的是多用+多记录,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我用notion一开始也喜欢复制别人做的花花表格用,后来发现都很不顺手,没一个坚持用下来过。之后为了挽救我贫穷的记忆力就想每天记一下做了什么事,在notion里做了个表格模板,分日期+健康+最近热衷+好事+大事几项,日记在单个条目内记,每个月新建一个页面,20年21年记了五六个月,22年断了,今年又开始用起来,2月开始没断过,中间调整过几次,现在感觉非常顺手,也完美符合我的需求。
🚮活着大概就需要健康
001
我觉得我游泳最大阻力是我怕呛水(我连洗头都要拿个毛巾捂住眼睛和鼻子),而且我对水很不适应,会有那种旱鸭子二十年的人被水环绕时的不安,小朋友学游泳就没这个困扰,认识的所有从小就学游泳的小朋友就没有怕水这个概念,感觉就像还没有忘记在母亲子宫羊水里的感觉,而成年人在陆地待太久了。
002
大家都说运动能让人开心有活力,我坚持运动了两个多月,除了月经期每周运动4-6天,每次30分钟到一个小时,理论上来说我现在的内啡肽和多巴胺应该会比以前活跃一些,精力也该会比以前更好一些,但一到休息日我就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穿着睡衣在家里蠕动,不想离开椅子和床,更恐怖的是我现在在想难道是我运动时间和量不够所以我和以前没区别,感觉我被运动pua(x
003 2023/04/28星期五
今天一口气(不间断!)跑了40分钟5.6公里!!!我好牛啊!!!!!!
起因是我发现我的跑步状态不是很健康,即使坚持跑步了两个多月,我依旧没有感受到什么进步,每次都喘得很厉害,于是我就向我妈要来了她不用的电子表监测心率。我做了其他运动心率的对照,每次跑步时我的心率都能到189,正常速度的骑行心率在90-135之间,健身环100左右,根据豆瓣跑步组的科普去计算我的合理心率应该在118-156之间,算上华为手表的不可靠误差,我的心率还是过高,更重要的状态不对,最后我决定使用MAF180跑步法来循序渐进改进一下慢跑状态,按照心率来跑,注重跑量和时长,不要太求快了。今天头2公里心率在160-176之间,特别注意了一下呼吸节奏,没有出现喘不过气的情况,3公里有点艰难,心率到了180,但已经在可控范围内,之后跑步逐渐进入状态,心率平稳在180左右,5公里时身体感觉还能继续,但心理上有点不情愿,坚持到40分钟就结束了。
004 2023/07/16星期日
今天听牛腱子的歌跑得格外有劲,5公里跑了36分05。我很少在天还亮着的时候跑步,夏日的午后六点只有一点暗色,窗外的景色还可以看得很清楚,得益于足够高的楼层,我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但看得再远看到的也都是楼房,一栋紧挨着一栋,仿佛古墓里沉默的骑士石像。跑完我就关掉了跑步机,关掉了外放的歌,歌声和脚步声还残留在耳中,但四周已是一片寂静,远处伫立着的楼房好像也被寂静侵蚀,时间在它们身上凝滞,直线与折角被暮色覆盖,改变不了它们分毫。
005 2023/07/17星期一
🚴♀️骑行 30min
今天早上下暴雨,午后雨停了,傍晚时很是凉爽,于是扫了辆自行车,边听《Snow On The Beach》边骑车回家,今天也没怎么等红灯,30分钟就骑完了全程,感觉体力上去后我的骑行技术好像也有所成长,但依旧不敢急刹车和斜角上坎,特别是雨后,过往的惨痛教训还刻在脑海里。
骑车的时候,经常有一些初高中模样的男生踩着山地自行车超过我,很是羡慕那些车子。现在想想我初高中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男生的自行车多是山地的,女生的多是休闲的,我也有一辆米白色的休闲自行车,品牌logo是绿色的,色彩和造型都很漂亮,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它有了大大小小不少毛病,现在只能躺在地下车库里落灰。
考虑等我游泳变得熟练后就去买一辆新自行车,正式开启一项新的运动项目。不过话说回来,之前看到个后面带篓的三轮自行车,漂亮又实用,评论有人说用这个来带狗狗,很是心动……!
006 2023/07/31星期一
🏃♀️跑步
今天又去研读了一下《跑步圣经》,感觉被打了一些鸡血,决定今晚试试匀速不间断跑,于是在循环鲸新专三遍后我一口气跑完了五公里,用的8.5速,跑了35分11秒,感想是我的跑步能力真的有变好,这次明显比之前一口气五公里轻松许多,具体表现在:
• 心率变低,手表上记录的心率最高是179,以前我这样跑都突破180的(超过180就只会记180); • 呼吸节奏稳定,能够保证三步一吸一呼的频率; • 能够在跑到2km时才开始觉得有点烦,前2km可以跑得很有余韵能想东想西。能感受到进步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在思考要不要按照书里列的计划进行跑步训练,但我感觉我是每个星期一、二最有力气跑步,或许可以调整一下。
🚮妹杂记
001
今天翻到了妹妹刚满一岁时的照片和视频,真的超可爱……好可爱啊好可爱……穿着碎花罩衣戴着小帽子,小小的一只在那边走来走去,视频里她躺在地上闹别扭,我用一根领带就把她哄好了,用领带牵着她玩卖羊的游戏,可爱极了……这个时候人类幼崽的心智和猫猫狗狗也差不多,人类果然还是小时候最可爱……
想起来我以前始终没办法把她当 “妹妹”看待,她更像一个突然出现的生物,可爱又恼人,我喜欢逗着她玩,但也对她没办法用理智沟通的状态感到烦恼,所以我一直以她的小名称呼她,而不是直接叫她“妹妹”。
妹妹出生第二天时我去看她,抱在怀里她只有我半个手臂那么大,又轻又软,襁褓仿佛比她的身体还要重,她窝在里面闭着眼睛打哈欠,手指像是没有骨头,又细又小,蜷成一团,我以往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类,她于我来说过于不可思议,像只没有心智的幼兽,我看着她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认字又上了小学,但总感觉与她之间隔着一层玻璃,直到不知不觉中她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和我说她的烦恼,与我沟通兴趣,对我托付她全部的信任和爱,那时候我才恍然意识到,她不再是我生命中突兀出现的生物,而是占据我生命中重要地位,未来一直会陪伴着我的妹妹。
002
我妹,我妹,我妹是能干大事的人。。。。。
我妹经常偷偷玩爷爷奶奶手机,我们都知道,因为我和爷爷奶奶对她威慑力不足,加上她想摸鱼的心情过于强烈,所以她就这样一直偷玩了很久。而我爸管小孩是一种领导折腾式管小孩,意思就是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小孩犯的错都可以用高情商表达来解释,但突然在某一天因某一件事他就会看小孩哪哪都不顺眼,开始大搞调查,试图通过一系列大动作来彻底根治小孩的陈年陋习,这次我妹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爸通过监控(是的我控制欲过剩的父亲在家里客厅安装了监控)发现我妹持续一周,通过瞒天过海,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等各种方法偷偷把爷爷奶奶手机拿回自己屋玩的事情,他大发雷霆,在家庭群里情绪激动地列证据,发语音,立志要和我妹好好算一笔账。
我妹呢,在晚上我和她说了你要做好准备,爸爸回来后可能会找你麻烦后,犹豫悲伤哭泣了一会,还是含着眼泪,对着我妈坚定地说出了——我还是想玩手机游戏,这周末不能玩手机我的蛋仔派对该怎么办啊——这种话,另她激烈控诉周末每天都可以玩手机这是约定好的事!不应该剥夺我的权利!
到这里她的大胆行为已让我大为震惊,但更让我震撼的是在妈妈拒绝她后,她又选择打电话询问我爸她能不能玩手机,简直是在雷区跳舞。此举实在是我这种受我爸中国式家长行为压迫已久的人无法理解的,面对不开心的家长,我心里都会提着根弦,他们说一句话那根弦都会抖三抖,我妹又是怎么能做到这样轻松地就去要求的呢?又怎么能这么肯定自己的需求是能够被满足,是需要被重视的呢?
她赌对了,可能因为我爸这次发脾气时间是在中午,到晚上这七八个小时中怒气槽逐渐下降,孩子的可爱面庞浮现在心头,最后选择当一个“就事论事”主义的家长,不让怒气蔓延到其他地方,我妹成功获得了玩手机的许可,再次证明了周末手机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留我这个看客在一旁神志不清,心里说不清是钦佩是嫉妒还是羡慕,作为姐姐作为半个监护人,无论哪个立场都五味杂陈。
003
觉得我妹很可爱的一些瞬间。 她最近生病了请假在家,和我说如果是上周生病就好了,这周她的学校要开运动会,她可是从那么多人中选出来的班里的跳远运动员。
我:那是不是就有人要顶替你的位置了。
妹:不啊,不可能,应该就是那两个人去比赛。
我:为什么呀?
妹:?(用一种你的问题很傻的眼神看着我)因为我是我们班选出来的最好的呀!
我:哦……所以你们三个人是你们班最好的,别人都比不上你们。
妹:当然!
🚮hello world
001
和朋友进行日常同人女刻板印象不严谨讨论。说到要改电影的美国王子和英国王子谈恋爱的那本书设定很土,朋友说好莱坞耽美故事现在已经落后于东亚,我说因为好莱坞不是耽美已经是日常,可以经常看到真的同性恋什么样,东亚因为不是真的日常生活所以想象力更丰富,东亚同人女现在喜欢搞的嗑药酒精精神疾病混乱性关系都是好莱坞日常。
然后我就说那俩王子故事放东亚会不会比较像华为大小姐和三星大小姐,给朋友看了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说风格就要这个感觉!然后立刻开始脑补,增加重男轻女原生家庭痛苦,压抑政治要素,爱是无法说出口,在黑暗的世界寻找一丝希望,说完我才反应过来我条件反射想出来的故事也是东亚同人女模式啊((((
002
收到朋友消息说要把我加到他的论文致谢里,还向我道歉说最近很忙所以都没怎么看信息,好开心啊,他居然和我解释了(现在想想或许我在表示理解后也应该说一句他能和我解释我很开心),然后今天一整天都异常快乐,想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想笑,也异常精神,不知道是因为睡眠充足还是因为一大早就遇到了让我很振奋的事情。
003
=好崩溃,最近很好的朋友都联系不上,因为知道他很忙就没想着打扰他,昨晚我问了句他什么时候出国,结果今早他和我说下周二……………………不是,怎么就下周二了 ·············这也太突然了,连散伙饭都没时间吃,他走了我就一个人在中国了啊呜呜呜呜呜呜呜
=唉,和朋友吃完了散伙饭了,今天依旧聊得很开心,在私人影院看了部烂片,吐槽得也很开心,离开前我把下午边哭边写的信和明信片给他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离别礼物,本来想问他要不要拍张合照,但最终还是退缩了,很随意地说了再见,就这样分别了。
扭头后我就控制不住了,但不好意思在人流量这么大的地方哭出来,特别是我今天有好好地化妆打扮了一下,以前从没想过我会这么难过,这下真的没有人陪我了。
到家就越感觉孤独,和这个朋友认识五六年了,他是我无论是志趣还是理想上都最为相近的朋友,什么梗我们都能接得过来,什么书游戏电影我们都能聊得开来,社会新闻也是,每次感觉受不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约他出来聊聊天,之后就会感觉好很多。相处模式也是,可能因为我们都懂对方的界限和性格,所以各自都有所保留。因为知道无论是他性取向还是家里的环境,离开都是最好的,我也很为他高兴,并不会不舍,但还是会悲伤,无法言明的孤独在这一刻是最大的,我可能还是需要别人的陪伴,我的精神还没有强大到那么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的朋友很少,我真的很依赖我的每一位朋友。
004
表妹:室友说你好甜
表妹:因为之前提过你,她以为你是那种大姐姐的样子
表妹:没想到这么甜,哈哈哈
我:。(不知被小自己四五岁的人这样评价该做何种感想
005
本年度我初次觉得有恋人其实也是蛮有用的一件事一刻:
表妹找了个摄影师男朋友这个人帮她拍/修了非常美丽的旅游照,表妹表示我也可以找她男友来免费修图
🚮游荡触角
001
有时候感觉人物性格就像魔杖杖芯,有的人情绪起伏大,能够施出强大的魔法,有的人情绪稳定,能施出稳定的魔法。
昨天在和朋友讨论,朋友是不太会多思考情绪直来直去的人,很少和身边人发生矛盾(我说你其实是没意识到吧),那时候就感觉虽然我很羡慕朋友有这样稳定的情绪状态,但心里还是挺喜欢我现在的性格的,因为有这样敏感多思的性格我才能体会到更丰富的情感,能触及到世界的另一面,我很喜欢这种让思绪飘来飘去的感觉。 就是情绪低落的时候维护起来太麻烦了,把自己拔出来很难,除了这点没其他不好的。
002
昨晚打着伞站地铁站旁边发了半天呆,想了很多又感觉什么都没想,雨天傍晚的马路很好看,冷蓝色的积水映着灰暗的天空与彩色霓虹灯,湿漉漉地发亮,不止马路,整个雨天的气质我都很喜欢,阴沉寒冷,世界的一切都被蒙上了朦胧的暗色,人人都打着伞,我混迹于其中,用伞挡住视线,这样就可以不看到对面行人的脸。
今天看了点《寻获与失落》,第一篇讲述了一个在人类中格格不入的人回归属于他的地方的故事,某种意义上很爽文,我感觉雨天于我就是这样——这样说有些可笑和中二,甚至有些狭义,但我不可能在晴天里晒几小时太阳,却能站在雨中发呆到夜色降临,雨天就是我的“comfort weather”,我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它包容,如同蓝色流入海洋,白色落入雪原。
003
有时候就很感谢我的大脑,它能够根据我过往看过的视觉作品生成新的画面,阅读时看到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描述都能触发这个机制,特别是异世界背景的故事,伴随阅读我也看了一部影片,体验极为良好。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种感觉就像梦一样转瞬即逝,只能记住一些随机的片段。(本来想说我的脑子也是一种 ai 生图,后来想想拿原生和仿制品相比这也太弱智了吧(
004 青春期
现在想想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确实是很没脑子的青少年,高中的状态不健康,家庭关系暗流涌动,生活一塌糊涂,懵懵懂懂又敏感地活着,凭直觉抗拒着一切,那时候接触互联网不多也不深入,不过能想起来的互联网发言现在感觉都非常傻逼(我甚至还夸过S1,人生黑历史)。。。因为上学早大一的时候我也才16,陡然人身变得自由后,傻逼事就从互联网延展到了现实,那时候做的傻逼事就是刚接触到花花世界的大学生会做出来的那种。。。最后一切变得不可挽回,所有矛盾爆发,精神状态急转直下,这些年来积累下的脓包也被挑破,修复,结成了痂,最后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直到现在我才能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回看那时候。
所以有时候对说傻逼话的青少年容忍度比较高,中国大多数初高中生的青春期完全就是无头苍蝇乱撞,闷在三点一线的小房间里无法呼吸,全世界只有同学老师家人,踏错一步有时候就是满盘皆输,社会并没有也没有能力去引导你,你失去方向就会感觉自己被这个社会淘汰了,那是只有初高中生才能体验到的。
《悲情城市》里宽美对文清说的故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子因为感觉青春实在是太绚烂,于是选择像樱花一样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结束生命,这鼓舞了很多年轻人。
中国初高中生会觉得青春绚烂吗?我不知道,这大概是有足够社会阅历的人,失去了青春的人才能感知到的东西,就像夏末时对夏天逝去的感伤。我想到第一次看到 newjeans 的 mv 时的感受,和美高青春片不一样,却也比日式青春片多了些色彩,那时候就想十几岁的我能看到它就好了,到现在我也说不清那种想法从何而来,可能是十几岁女孩子原来还可以这样自由有力量地笑着跳着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偶像产业的虚假后来击破了这些幻想,但这份触动却是真实的。
005
好像有点知道为什么工作久了就变成这样,感觉我就是一个耐久度很差的机器,需要很耐心地去维护每次心情波动带来的损耗,工作就是容易增加这种波动次数,时间一长即使每次都有在耐心维护,但耐久度也还是下降了。
006 倒计时图表
首页倒计时图表显示我的人生只剩下79%,清晰的进度条就像游戏里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结局,不知道30岁的结局结算界面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人生是做得特别细,有些恶趣味的游戏,那大概会写上很多细碎无聊的记录,比如朋友家人好感度,语言技能学习进度,世界探索进度,社会理解进度,如果它是画风华丽,大厂制作的商业向游戏,那大概是没什么好写的,我的学业和工作都平平无奇,钱和权力都没有,通关后估计也只能拿到保底奖励。
但每次看到这个进度条时我都倍感安心,真好,只要再熬一些日子就可以松口气了。
几年前我怀着半戏谑半认真的心情定下活到30岁的目标,用插件在notion首页插入了这个目标的图表,每次打开notion看到它时我的状态都不一样,有时候活得昂扬积极,有时候活得一塌糊涂,但每次心底里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煎熬,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真的到30岁就自杀,我还是与一些人和牵绊着,丝丝缕缕地缠绕着,亏欠着,我没办法干脆且不后悔地就这样放弃一切。
人生如果是一场肉鸽游戏,是不是就会轻松许多?知道世界是虚妄的,知道自己还有可能性,你的痛苦快乐都是这个游戏体验的一部分,敏锐感性只是你这周目选择的一条路线,下周目你想体验的是大脑里都是肌肉的笨蛋,再过两周目你想当尖锐刻薄的喷子,如果在这周目你活得实在烂到极致或许还能解锁一个成就,稀有度和成为世界首富的成就同样是最高等级······这里一切体验都是意义本身,一切意义都是无意义的,欢欣喜悦贪痴嗔,都只是活着而已。
007
可能因为我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过激派,我不是很理解大家怎么能这么自然地说出努力训练就能把小动物变得更符合自己心意,就能让宠物更能适应人类生活的这样的话,“不是宠物不好是你不够努力没有找到合适的品种/让宠物适应的方法”,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宠物本身就不适合生活在人类环境,宠物本身就是一种有自己生活环境的生物,是人类偏偏要饲养它们,驯化它们,遗弃它们,以至于每一层都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一套套话语体系,这个产业链的前提是宠物不再是“动物”,是被当做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它们的健康受宠物粮食和兽医诊所影响,它们的性格和习性再无关系,只和主人的需求有关,所有的生活也只和人类和水泥楼房有着关联,而它们从一开始其实就并不需要去适应人类的生活。
008
心情很不好时就会迫切地希望是月经快要来了,这样就可以找到借口。
傍晚时心情糟糕到极致,跑到厕所哭了一场,我很不喜欢用总结性的话去说一些事,但感觉有时候生活就是会有这样清醒的一瞬,然后又不得不强迫自己睡过去,不让自己沉溺,选择性忽视掉很多事情,忘记一些看事情的角度,美化那些伤痛,或许才是人们能顺利活下去的原因。
最后选择专注于“可以喝椰子清补凉”和“回家还是有时间做事”的调理了一下自己,比以前恢复得稍微快了一些,只想苦笑。
009
突然想起去年经常在通宵后早上出去买早饭,能出门去买早饭的早晨一般都是我试图重整睡眠的日子,我会选择给自己一顿丰盛的早饭,然后一整个白天不睡觉,这样做睡眠没一次调整成功过,白天我都会忍不住打盹。
但这样的早晨很奇妙,通宵后的早饭很奇妙,你清醒18小时以上就可以获得人类刚清醒时吃的食物,坐在早餐店里吃早饭时,会有一种比身边人都活了更久的感觉;这样无止境的重复也很奇妙,我一次次尝试调整,一次次地失败,能容忍我这样颓废且没效率生活的只有那段无业游民时光,你精神恍惚地走在大街上,可能是方圆一百米内最闲适的一个人,明日复明日,明日全是假期,白天打盹醒来时脑子全是混沌的,白日梦总是那样离奇——啊,我今天又失败了啊,之后再试试吧,晚上吃什么好呢——这样的早晨如同清醒梦。
晚上突然很想试试和人一起通宵出门买早饭,却突然想到即使可以这样做,去年的那种闲适心情却不会再有了,休息日只有两天,最多只有一周,这样的休憩谁能放下社畜身份呢?唉,去年那段日子可能是我余生最后的假期了。
010
我精神真的很脆弱,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样,但社会新闻对我影响极大,俄乌战争爆发时我哭了一晚上,唐山打人事件发生时我哭了一下午,三年疫情期间我没有使用毛象外任何社交媒体,最近性别事件让人呕吐,今晚又看到校长性侵残障儿童案,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边哭边刷别的视频转移注意力平静情绪。一切都是这么的不真实,为什么别人都觉得这些是“新闻”呢?我觉得我能感受到那些受伤害的人的痛苦,能感受到他们滴下的滚烫眼泪,这都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都是和我一样的血肉之躯经受的苦难,是积年尘垢,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一块将所有人网住的网,是呐喊也不会有回应的黑洞,我理解,我也不理解,我觉得恶心。
011
如果我能够心态平和地生活,我需要:
- 干净整洁的环境;
- 规律的作息,有计划的生活,近期有令人期待的安排;
- 工作发生的事在工作时间就能解决,有不忙碌的休息时间;
- 人际交往和谐,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和被包容着;
- 个人项目稳定进行,能感受到自己大脑正在运转,以及不去思考未来;
- 不看现充,不看网上的小天才,不看网上的车轱辘话,不看网上会对情绪造成很大冲击的东西。
这些条件能达到的话,遇到问题时我的自我修复系统才能正常运转,才能感到充满能量,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有问题,才能善良地对待这个世界,否则我就只是一滩摊在地上快要融化的史莱姆,从破掉的那个洞开始滑轨生活全线崩溃。 所以很容易崩溃!
012
我发现,社畜在休息日参加一些和工作环境很不一样的活动会更能缓解精神的疲惫,虽然身体可能会很累,但精神上会有一种从wonderland回来的恍惚感,这种恍惚感可以打断原有的两点一线无聊节奏,为其添加一些跳跃的色彩,也可以为无穷无尽的社畜生活提供一些“我从异世界穿越回来了”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