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整理房间,发现了一本初三暑假开始写的日记本,怀抱着好奇与怀旧的心情我打开了它,却没想到每一篇都让我哭得不能自己,我没想到十几岁的我如此依恋家人,如此爱伊们,如此爱妈妈,我写:
2013年11月10日
我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妈妈,好想家人······如果现在有人告诉我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会崩溃的吧,我好想妈妈。
2013年11月17日
···
没有离开妈妈之前,我总是不想让她在我身边,晚上写作业时总是想赶妈妈走,觉得自己很独立,是不适合群居的独行侠,结果呢,我只是一个受不了寂寞的小鬼头!在这儿,我非常想念妈妈,妈妈的怀抱,妈妈的吻,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味道······我想念妈妈的一切,想起之前我不让妈妈睡我的床的行为简直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还有之前我和妈妈的每一句牢骚,每一次吵架,都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
我都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不再渴求妈妈的拥抱,妈妈的吻,好像那年妹妹出生后这些就不是我该讨要的东西了,记忆里青春期时我经常和家人吵架,对家人这样浓烈的渴望,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拥有了,我以为我对家人一直都是像现在这样平静且不报期待的。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呢?我有点怨伊,也有点恨这个世界,那个时候我只是个单纯的被困在学业里的,典型的中国青春期傻子,单纯地爱着家人和世界,我不知道成年人的爱总是这样复杂。
还有父亲,我很害怕我会淡忘父亲对我的伤害,这是一场一对一的大屠杀,无旁人能够替我记住伤害,也无人愿意替我作证,遗忘这些记忆我可能会无从解释我的人生,我会不明白我为何会长成为现在的模样,甚至可能无法理解与我拥有同样经历的人。日记本里记录的每一篇内心挣扎几乎都和父亲有关,那时候的我太善良了,几乎每一句都在为他开脱,反省自己,但其中一篇是这样的:
这儿是我的批评称呼表:
2014年1月19日~
- 不听话 正正止
- 没有用 T
- 太敏感 T
- 惯得太狠了 正一
- 对我没有信心 正正一
我不知道我从2014年1月19日起记录了多久,又有多少次是哭着怀着自暴自弃的心情记下来的,我甚至还在旁边备注“谁让我是抖M呢”。
翻到后面我已经哭得心脏痛。日记本篇目不多,一直记到大学休学前,那时候我的字迹相比初三时变得潦草难辨认许多,语言也变得越来越随意,最后几篇里,有一篇我写道:
2017.11.8
我的金鱼死掉了。
我见到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和别的金鱼不一样,它很漂亮,双手像扇子一样,尾端带一些渐变的黑,很优雅很特别。
它是特别的,它应该活得更久一些的,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它。
我记得这条金鱼,我在大学旁边大润发的水产品区买下了它,最后在学校的一棵松树下埋葬了它,当天我在寝室里哭了一晚上。第二年春天我就休学了。
其实也许遗忘挺好的,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恨,毕竟我和家人现在相处得平淡且和谐,我也已经无法在现在为过往自己写下的这些情感讨回什么,但看到这些文字时······我感觉我好像在被保护着,被过去的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保护着,我因何写下这些文字,又因何觉得这些重要——这一切无从发觉的动机使我无法抑制地记录下这些感情——我正是在创造我的生命体验,我意识到了我生命里无法忽视的无所不在的一些东西,它们重要得无法在那个时刻现出原形,无法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但它们必须被记录,记录的行为便是上帝说要有光,使那一瞬包裹的所有东西存在于世上,因而才使“我”被创造,“我”被写下,被字节刻录,这是命名法,是言灵的魔力。
我以为我记忆力很不好,过去的一切都模糊不清,无法聪明地从过去遭受的一切里学到教训,但现在我想我只是将一切托于书写与记录,我注定遗忘,而文字拥有记忆,文字替我掩盖我想掩埋的一切,直到我终有一日做好准备,能够回看它们。
我无法停止写作,我沉迷于用语言描摹出我的一切,我的笔与键盘便是我的心灵港湾,这或许是一种call,这是吗?我希望是的,即使不是我也需要它,它让我找到了能深扎于土地的根。